对市七届政协三次会议第73533号提案答复意见
南阳市城市管理局:
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协委员提案交办通知,我局为市七届政协三次会议第73533号提案办理配合单位。我局的答复意见如下:
一、背景与治理必要性
违法小广告(“城市牛皮癣”)已成为损害城市形象、扰乱市场秩序、滋生违法犯罪、浪费公共资源的顽疾。其肆意张贴、反复反弹的特点,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安全与城市发展品质,亟需采取系统化、长效化的治理措施,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。
二、现存问题深度剖析
1.治理成效难巩固:清理速度赶不上张贴速度,易反弹,耗费大量公共资源。
2.违法成本低廉:现有处罚力度(如小额罚款)远低于违法收益,难以形成震慑。
3.监管存在盲区:违法者利用夜间、隐蔽角落作业,取证难、抓现行难;涉及制作、张贴、发布等多环节,监管链条长。
4.市场土壤未根除:部分市民对开锁、疏通等服务有需求,但缺乏便捷、规范的信息获取渠道;公众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,容忍度高。
5.社会协同不足:治理主要依赖城管部门单打独斗,物业、社区、通信运营商、市民等多元主体参与不足。
三、系统化综合治理对策
针对问题根源,需构建“源头管控、严管重罚、疏堵结合、科技赋能、全民共治”的综合治理体系:
1.强化立法执法,大幅提高违法成本:
修订法规:推动地方立法,大幅提高罚款额度(按广告数量或面积累计处罚),明确对组织者、主要获利者的重罚条款。
实施联合惩戒:将违法张贴者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,限制其信贷、出行、市场准入等;对涉及的电话号码,联合通信运营商实施“呼死你”或停机停号处理。
深挖犯罪链条:公安部门重点打击小广告背后的诈骗、制假售假、非法行医等犯罪行为,斩断利益链。
2.创新监管手段,提升精准打击能力:
科技赋能监控:在重点区域(老旧小区、背街小巷、交通枢纽)加装智能摄像头,运用AI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发现、抓拍张贴行为并实时报警。
推广“数字城管+”:整合城管、公安、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,建立小广告信息数据库,分析高频号码、高发区域、关联案件,实现精准布控和溯源打击。
畅通举报渠道:优化城市管理APP/公众号,设立“随手拍”举报专栏,落实举报奖励机制(如话费充值、现金奖励),激发市民监督热情。
3.坚持疏堵结合,满足市民合理需求:
规范信息发布渠道:
社区、楼道、公共信息栏设置统一、美观、易维护的便民信息张贴区,免费或低价供开锁、家政等生活服务使用。
开发或推广官方认证的社区生活服务平台APP/小程序,整合正规服务商家信息,提供便捷查询预约服务。
加强公共服务供给:对市民高频需求的服务(如开锁、管道疏通),鼓励街道、社区引入或推荐信誉良好的正规服务商,提供平价便捷服务。
4.压实主体责任,构建多元共治格局:
“门前三包”升级:严格落实沿街商户、单位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,明确其责任区内清除小广告的义务,纳入考评。
物业社区联动:将小广告治理成效纳入物业公司、社区居委会考核内容。支持小区物业安装门禁、加强巡逻,对楼道、电梯等实施精细化管理。
通信运营商责任:明确运营商对用于违法小广告电话号码的核查、处置责任,建立快速响应停复机机制。
5.深化宣传教育,提升社会文明意识:
精准曝光警示:通过媒体、社区宣传栏、短视频等,定期曝光典型案例,重点宣传其社会危害(诈骗陷阱、健康风险)及法律后果。
倡导文明风尚:开展“拒绝牛皮癣,爱护我家园”等主题活动,引导市民自觉抵制、主动举报,优先选择正规渠道获取服务。
纳入市民教育:将市容环境法规及小广告危害知识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、社区市民学校内容。
四、保障措施
组织领导强化:成立由市领导牵头,城管、公安、市场监管、住建、通信管理、文明办等多部门参与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,明确分工,压实责任。
经费人员保障:加大财政投入,保障智能设备购置、举报奖励、规范信息栏建设等经费;充实基层执法和协管力量。
长效督导考核:将治理成效纳入相关部门和区/街道年度目标考核,建立定期通报、督查问责机制,防止“一阵风”。
根治“城市牛皮癣”是一场攻坚战、持久战。唯有坚持法治思维、系统观念,综合运用法律、行政、科技、经济、教育多种手段,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,方能实现长效治理,还城市以洁净有序,保障市民安宁生活,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。
特此函告。
联系人:秦杨 电话:63135208
2025年8月1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