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专题专栏 > 优化营商环境 > 市场监管

南阳市创新实施"信易商"信用服务体系 打造经营主体信用修复“快车道”

来源: 时间:2024-07-10 访问量:

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《关于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意见》,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推出信用修复"四个统一"工作机制,设立"信易商"经营主体信用驿站试点,构建起"预防-预警-修复-提升"全链条信用服务体系。该机制实施以来,已惠及市场主体超15万户次,累计修复企业信用记录5.4万余条,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。

一、前置预警,打造信用风险"防火墙"

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(河南),构建市场主体信用画像系统,实施分级分类预警管理。针对未年报、零申报、长期停业未经营、经营异常、严重违法失信等信用风险情形,创新"五维预警"机制,通过电话精准告知、短信批量推送、邮政快递寄送、专员上门走访、媒体发布公告,对不同类型主体进行差异化提醒,提过提前介入、精准提醒,有效降低了经营主体因非主观过错导致的失信风险,提升企业的信用合规能力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通过电话告知市场主体109133户,短信提示32万户次,信函提示35852封,上门走访8369户,发布信用提示性公告12次。

二、流程再造,绘制信用修复"导航图"

编制《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修复指南》,明确了经营主体申请信用修复的条件、途径、申报材料、文书规范等,为经营主体提供了详细的信用修复指导。同时,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政策解读,确保经营主体“看得懂、会操作”,建立“1+N”宣传矩阵。通过微信公众号、官网、报纸发布政策解读7期,举办记账协会信用修复培训会4场,召开专题培训会18场,实现政策知晓率提升至90%以上。

三、集成服务,搭建信用纾困"服务站"

建成全省首个"信易商"经营主体信用驿站,整合信用修复业务办理职能,实现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。创新“三个一”服务模式,制定标准化申请材料清单“一套材料”,提供全流程办理指引“一次告知”,安排专人信用服务“一对一指导”。累计为企业提供信用咨询服务 1.2 万人次,指导完成信用修复 4300余件,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 2个工作日。

四、机制创新,开通信用重塑"快车道"

创立信用修复"承诺即修复"制度,制定《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(试行)》,明确可容缺材料清单,对非关键材料实行“承诺+补正”模式,涵盖2类9种非核心材料,补正材料支持邮寄送达,建立信用容缺办理信用档案。自实施以来,容缺办理事项占比达65%,为企业减少跑动次数 5.9千次,有效解决 "反复跑" 难题,为经营主体重塑信用加速。

该机制实施以来,南阳市企业年报率提升至92.5%,经营异常名录移出办理时限压缩60%,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数量同比下降29%。健全信用修复制度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,它有利于鼓励违法失信当事人积极改正错误,重塑信用形象;同时,也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,构建放管结合、宽严相济、进退有序的信用监管新格局。“信易商”的“商”字蕴含着双重使命——既要服务商事主体发展,更要营造优质营商环境。为高标准地服务商事主体,建立一流营商环境,南阳市监局将扎实做好信用修复管理工作,为广大市场主体持续释放制度红利。